2018/6/26 1709
張天桃
6月20日和21日,全國建筑業綠色施工實施經驗交流會在江蘇省南通市金石國際大酒店召開,本次會議的特點是時間緊湊、內容豐富,會議主要由匯報交流和現場觀摩2部分組成。中國建筑業協會及綠色建造施工分會、江蘇省建筑業協會等組織機構高度重視和支持,中建協吳濤副會長親臨會場對國內的綠色工地現狀進行總結動員,省建協張寧寧會長致辭中著重匯報了江蘇的綠色施工情況,中建協綠色建造施工分會副會長肖緒文院士就“綠色建造推進與思考”向與會代表進行詳細解惑,其思考的深度及可循環的觀點得到了同行的贊譽。
在接下來的匯報交流環節中,中建股份技術中心副總孫鵬程博士對“德國綠色建筑DGNB體系”進行了推廣和解析,中建協綠色建造施工分會汪道金副主任對“2017版建筑業十項新技術”進行了解讀,南通新華集團徐宏均總經理從企業管理的角度談了綠色施工的實踐與總結,中億豐集團蘇州中心項目經理李建華匯報交流了本工程的科技創新與綠色施工,最后由江蘇南通三建集團的副總王鵬飛簡介了海門大學科技園海門謇公湖科創中心工程中的綠色施工、智慧工地、被動式建筑及技術質量、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經營、信息化等方面的成功經驗。
6月21日上午,我們集體觀摩了南通海門市的海門大學科技園海門騫公湖科創中心一期工程,該工程屬于PPP項目,由住建部、省建設廳及南通各部門共同打造,總占地面積9萬多平米,由21幢單體組成,包括:酒店、商業、服務、科研、辦公等各種功能用房,集科研辦公與配套服務為一體,融合了全新的生態鏈模式。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打造了綠色新型建筑,其中包含部分裝配式建筑和被動式建筑。該項目的管理目標是:爭創魯班獎、創全國建筑業綠色施工示范工地、創全國安全文明標準化工地、創全國BIM技術應用示范工程。
通過本次綠色施工交流會,使我們看到了差距及奮斗的方向,無論是綠色施工、綠色工地、綠色建筑、綠色建造還是智慧工地、被動式建筑,盡管名稱及內涵有所變化與不同,但都離不開科技的支撐,未來的建筑一定是可持續的、可循環的,離不開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物聯網、信息化等科技手段的集成使用,這樣才能達到提升質量、安全施工、成本節約的目的并不斷進步,最終提高施工現場的決策能力和管理效率,實現工地的數字化、精細化、智慧化。